体育赛事,远非单纯的竞技场,更是驱动城市能级跃升的强力引擎。“办赛就是办城市”,这一理念在经济第一大省广东有着生动诠释。今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推出《粤动21城—广东体育性格图鉴》系列报道,深度剖析广东21个地市独特的体育性格,聚焦各地如何借力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契机,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
轻盈的起跳、敏捷的拦网、有力的扣杀……在江门,排球的热浪正席卷整座城市,无论是露天球场还是专业体育馆,运动的人群正迸发出不输于炎炎夏日的热情。
作为“中国排球之乡”,这项运动早已融入江门这座城市的肌理之中。自上世纪初由华侨引进,排球便在这片侨乡沃土落地生根、茁壮成长。从街头赛事到专业赛场,从“侨VA”联赛到国际级赛事,江门人对排球的热爱跨越百年,依旧“热辣滚烫”。
排球为江门带来的不仅是体育竞技本身,还串联起文旅资源,成为江门展现软实力的重要窗口。2024年,江门新招引文旅项目50个、总投资近100亿元,乡村酒店(民宿)总数达196家,全力打造“岭南侨乡风韵、精彩山水文城”。以排球为媒,江门正在赛场外展示出一张张耀眼的城市名片。
即将到来的第十五届全运会为江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江门赛区将承办花样游泳、自行车(山地)和足球等8个项目,这也是江门承接全国综合性运动会项目史上最多的一次赛事,不仅将全面检验江门的赛事组织能力,也将为江门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在现场能感受到江门果然是排球之乡,从幼到老的本地观众很多,氛围很好!”8月21日,2025年U21男排世锦赛在江门拉开帷幕,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队伍展开激烈角逐,专门赶来江门的排球迷文奇对现场热烈的氛围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这场国际赛事正是江门排球深厚积淀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排球,早已嵌入江门的城市文化之中。数据显示,台山市经常参与排球活动的市民有近35万人,约占总人口的38%。从田间地头到专业球场,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参与到排球运动之中。
回溯历史,江门的排球发展与“中国侨都”的优势密不可分。早在上世纪20年代左右,台山籍华侨便将排球运动从北美引入家乡,使之迅速融入本地社会血脉。自此,排球运动在台山展现出惊人的渗透力:村头巷尾、祠堂空地均可成为简易球场,农民、学生、侨眷皆是潜在球员,形成了“村村有球场,村村有球队”的独特景象。
在竞技层面,江门充分发挥“侨都”资源优势,建立起“以老带新”的传承机制。台山排球技术融合了华侨带回的欧美力量型打法与亚洲球队的灵活特点,逐步打磨出“快、准、活”的鲜明风格,成为核心竞争力。
深厚的群众基础与文化禀赋构成了江门排球的内生动力,而赛事运营能力的持续提升,则成为其吸引高端体育资源落地的关键支撑。
近年来,众多国家级、国际级赛事落户江门,助力江门排球运动从民间赛事走向国际舞台。从活力四射的“侨VA”联赛到竞争激烈的中国排球超级联赛决赛,再到精彩纷呈的国际排球邀请赛,江门排球运动的发展逐渐呈现出规范化、专业化的特点。
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向南方财经记者表示,一方面,深厚的排球传统积淀了良好的群众体育基础与竞技人才储备,也促进了本地赛事组织与运营团队的成长。
同时,独特的侨乡文化为江门塑造了显著的城市品牌效应,众多海外华侨华人自发担当起城市“宣传大使”的角色,有效降低了文化传播成本。这不仅显著提升了江门排球的全球能见度,也为江门这座“侨都”带来了可观的文化影响力和潜在的经济外溢效应。
另一方面,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不断升级的基础设施构成了坚实的支撑条件。江门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西翼,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陆续通车,交通更加便利,1小时可达广州、深圳、澳门,2小时可达香港,便于运动员、观众前往。
2025年4月,江门体育中心继续被中国排球协会授予“中国排球协会排球训练基地”称号。据了解,该中心自2018年启用以来,已承办超60场国际及国内顶级赛事,包括世界排球联赛、东京奥运会亚洲男排资格赛、亚洲U20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全国排球锦标赛等排球单项赛事。
近几年,江门排球基地不断提升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提供更加优质的训练和比赛环境。文奇告诉南方财经记者,升级改造后的场馆空间开阔、设施完善,为球迷近距离观赛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每年春节期间,江门多个镇街都会举行排球赛。球场上球员激烈角逐,观众席围满了专注观看的居民与游客,在一次次扣杀与一声声助威中,新的一年拉开序幕。
以体育赛事为媒,江门不仅激发了城市的运动激情,也点燃了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引擎。以2024—2025年度“侨VA”台山侨乡男子九人排球联赛为例,超过100支队伍参赛,举办比赛360场,共吸引70万人线万人次。
“江门是一个生活故事感很强的地方,街头巷尾都弥漫着浓浓的年代感。”边南在江门规划了一天的CityWalk。从保留民国印记的长堤风貌街,到火遍全网的影视剧《狂飙》取景地墟顶老街,再到记录着侨胞奋斗史的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独特的历史感与烟火气构成了江门专属吸引力,成为游客驻足体验的重要文旅资源。
随着“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培育体育经济”“促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构建‘跟着赛事去旅行’新业态”被写入2025年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体育正成为江门撬动文化、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支点。
体育赛事的集聚效应,正转化为推动江门相关产业升级的动力。在体育产业层面,高水平赛事的持续落地,提升了江门赛事组织运营的专业化水平,进而促进产业整体发展。据统计,江门现有体育产业重点企业70家,总营收约272亿元,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产业生态。
在文旅消费层面,赛事活动直接拉动区域经济。今年7月,2025年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第三站)汇聚12000名运动员、教练来到江门,直接带动本地消费约6000万元,间接拉动消费超1亿元。2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侨都(江门)咖啡节融合咖啡文化与体育元素,创造了超50万人次客流和逾2000万元的现场交易额。
作为“中国侨都”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江门也在县域体育方面积极发力。日前,江门发布《江门市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行动方案》,提出不断提升县域商业服务能力,其中要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培育体育经济。
在一系列赛事驱动和政策扶持下,江门市文旅消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据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江门2024年全年累计接ballbet贝博待游客2546.45万人次,旅游收入293.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5%和17.2%。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旅行社服务业(纳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指标)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8%。
比起深圳、佛山、东莞等省内发达地市,江门体育产业规模偏小、龙头企业不多,规模仍有待提升,在产业规划和扶持政策、本地体育活动赛事品牌打造等方面需继续努力。
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聚焦三个方向推进体育经济发展:一是做优赛事经济,培育核心赛事品牌,并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整合体育、生态与文旅资源,扩大赛事经济辐射范围。二是做旺体育消费,升级健身场地,重点打造体育旅游基地、户外营地、房车露营等新型消费场景。三是做强体育制造业,着力培育壮大体育装备、器材及运动饮料等制造企业,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体育产业品牌。
今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到来为这座“排球之乡”迎来又一次制胜机会。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江门体育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南方财经记者,针对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要求,今年初,江门体育中心体育馆、训练馆两个场馆灯光改造工作已全面完成,场馆还升级改造无障碍设施,增加无障碍标识。
更重要的是,借助赛事契机,江门正有机串联文体旅资源,让赛事带来的“流量”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量”。
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江门将以大型赛事为原点,围绕“体育赛事+侨乡文化+生态乡村”的主题,策划多层次文旅体验线路,推动游客深度体验侨乡特色文化和海丝文化。另一方面,推出骑行运动主题线路,吸引体育爱好者打卡江门,通过“骑行+文旅”模式让更多人感受江门的生态之美、人文之韵与产业之兴。
当人们的目光因十五运会而聚焦到江门,这座“排球之乡”正在将赛事带来的关注度转化为促进文旅消费与产业能级提升的动能,在城市发展中完成一记精彩的“扣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特斯拉Model Y L卖爆了!6天卖空一个月产能,工作日顾客挤爆门店
何小鹏:现在很多中国车企有点儿“迷之自信”!小米干得非常棒,建议同行多学别人优点,多解决自己缺点
延迟退休大局已定!1967-1977年出生的人,3类人发愁,4类人高兴
TTS王牌答题哄学计划:大包大揽你的9-12月!!!哄你学、陪你学、直到上岸!!
新东方启动《视界》第二季,发布新书《走向世界的孩子》,解码国际教育多元成长路径